遵义承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多晶硅行业急速“入冬”

编辑:遵义承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  时间:2018/06/26
由于多晶硅、光伏组件产量增加太多,而太阳能市场需求却有所萎缩,供给远大于需求,以致全产业链库存严重。

4日,山东济宁。作为山东省内惟一一家专业生产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原料的企业,济宁凯伦光伏材料有限公司(下称“济宁凯伦”)偌大的厂区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机器轰鸣。“公司已停产两个多月了。”该公司一位负责人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多晶硅价格持续暴跌,市场价已经跌破成本价。“生产一吨赔一吨,停产实属无奈。”

济宁凯伦并非个例。整个行业都在为此前一拥而上的“疯狂”埋单。“调查显示,目前国内八成左右多晶硅企业选择了停产、减产。”3日,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分析师谢晨告诉导报记者,由于多晶硅、光伏组件产量增加太多,而太阳能市场需求却有所萎缩,供给远大于需求,以致全产业链库存严重。

深秋时节,曾经火爆的多晶硅行业却已步入残酷的严冬。

光伏行业集体低迷

下跌,下跌,还是下跌。

11月开局第一周,国内多晶硅市场跌势仍在延续。市场数据显示,国内市场报价20万-24万元/吨,较10月底再度下滑1万元/吨,部分成交价更是跌至20万元以下。而刚刚过去的10月份,国内多晶硅市场主流报价已经大幅下跌30.1%,价格创下了历史新低。

此时,开工和停产俨然成为一柄双刃剑,不断刺痛着多晶硅生产商。

“对于国内多数企业而言,多晶硅成本价普遍为30万-40万元/吨;但目前不足25万元/吨的现货价,意味着企业每生产1吨多晶硅便要亏损10万元左右。”谢晨介绍说,除仅有几家行业巨头采用冷氢化技术能够较大幅度降低成本、正常运行外,多数企业已经减产或停产。

实际上,当前举步维艰的并非只有多晶硅生产企业,危机已经蔓延到整个光伏行业。

目前多晶硅价格连续下跌、部分多晶硅生产企业停产,加剧了上游三氯氢硅企业停产。导报记者从上海有色网了解到,目前全国三氯氢硅生产企业中有70%的企业停产检修;有25%的生产企业减产,其中减产的量为原来的40%-60%;仅有5%的企业还在正常生产。

下游企业同样也是“风雨飘摇”。前不久,市场传言光伏巨头无锡尚德面临破产,虽然此消息最终被证明为讹传,但是8月底,无锡尚德宣布支付2.12亿美元的巨额赔偿金,终止与美国多晶硅及硅片巨头MEMC 早年签订的10年采购合同,还是让人感受到了行业严冬的丝丝寒意。

内外受困

暴跌的背后,有着深层次的行业背景。

“当前多晶硅市场可谓内外交困。”济宁凯伦上述负责人表示,一方面国内下游需求量大减、产能过剩;另一方面欧洲市场不景气,中国企业出口受阻的同时,欧美巨头纷纷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出口。

据了解,虽然中、美的光伏市场受政策推动存在一定增长,但欧债危机愈演愈烈,导致光伏消费大国德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国纷纷削减对太阳能的补贴,光伏产品的需求出现了大幅萎缩,价格出现暴跌,而欧洲恰恰是中国光伏产品的最大出口地。

导报记者注意到,与国内市场境况相同,国际多晶硅价格也出现大幅回落。“由于太阳能市场持续疲软,电池片组件价格不断暴跌,因此下游厂商正尽可能压低多晶硅价格。”谢晨说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国内市场低迷、产品积压严重,但是多晶硅进口却出现了大幅增长。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自7月起,我国多晶硅进口量连续3个月创下新高,仅9月就达到6489吨,较8月再增16吨。而此前的8月数据则刚刚刷新自去年11月以来保持的6153吨最高记录。截至前三季度,我国多晶硅累计进口量达4.85万吨,已然超过去年全年约4.5万吨的进口量。

“造成多晶硅进口量在第三季度逐月上涨的原因,与欧美持续萎缩的市场需求下,国外多晶硅产能过剩有着密切关系。”谢晨称,占据全球光伏终端主要市场的欧美地区市场不断萎缩,使得欧美巨头纷纷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开拓。

“春天”还很远

冬天来了,但春天却还很远。导报记者注意到,由于产能过剩和需求不及预期的双重作用,导致了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快速下跌,再加上四季度是光伏装机淡季,欧洲市场需求大幅减少,市场并不看好光伏行业的短期表现。

“市场方面,今年光伏产品库存量明显偏高。虽然多晶硅并无太大库存压力,但是在下游光伏产品利润的挤压下,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多晶硅价格都很难快速回升。”谢晨说。

此外,行业困境也暴露出国内企业在价格和技术上的劣势。海外巨头通过不断降低市场价格,缩减利润空间,倒逼国内成本相对较高的企业大肆削价,并最终减产或停产,原本属于国内多晶硅企业的市场从而也被进口多晶硅所填补。

同时,虽然多晶硅产能总量过剩,但是高纯度多晶硅产能仍很紧缺。“由于现在供应远大于需求且一、二级产品价差减小,下游采购商在购买多晶硅时明显偏向于高品质多晶硅,这也造成不少产品质量一般的多晶硅企业在目前行情下难以出货。”谢晨认为,在普通产品成交减少的大环境下,后市将有不少企业进一步降低产能或完全关停。

生存或死亡,成为今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行业集体面临的艰难选择。“行业一时还看不到回暖的苗头,如果不创新生产技术、降低成本,那么许多中小企业或许会在这场危机中倒下。”济宁凯伦的上述负责人表示。